道法双潭 枝干星辰之二
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2:49    点击次数:177

道法双潭      枝干星辰之二

耕田的山里人

《道法双谭》,系风水结作法之枝干星辰类文作。

牵连

豪连者,龙势连续不断。或城雄强如奔马,或低平如巨浪。大者跨州连郡,小者接壤连村、形气粗雄,未经退卸,其特在断,若临峡而星吉,脚转则气纯,而势住必结于峡后。临峡而星粗,脚摆则势奔,而气行必结于峡前。此龙势雄气壮,余气最多,故曰腰落。

经日:大地多从腰里落,回转余枝作城郭。又曰:余气不去数十里,此间不是王侯地,盖言此也。然亦有牵连尽落而无余者,此乃枝龙小结,最为力轻,不可不察。

断续

断续者,龙势退卸。穿田渡水失踪,多为蛛丝马迹,藕断丝连之形。行度虽异于牵迹,然则博换纯粹,直至大尽方结,故无余气。所谓退即愈多愈有力,峡若多时龙勇醒是也。但要入首成星,有面有拱有收,证应分明,斯为真的。倘突而无面,散而无收。非为行龙过脉,必是禄存。所带圆禄,为护从之龙,非圆结也。

奋势

奋势者,峡前之结也。龙势牵连,未经退卸,跌断而起,博换吉星,即里正穴。若鸷鸟之击,先敛而后奋起。以过峡一节为真长,则恐是分枝而非正结,经所谓峡前一节住真龙是也。先当审其缠护之回顾,砂水之会聚,当局之拱卫,事事合法,方为真的。倘若鬼劫去来,有彼无此,断为劈分小结,非正龙之位也。

聚气

聚气者,峡后之结也。龙势牵连,临聚领起有星,真气先聚,粗雄之气未尽。过峡背行,而为缠护城郭,以余气环抱为真,不顾为假。

经曰:只有真龙坐峡里,乱山在外却为缠是也。倘大势直奔,明堂泄气,虽有星形,但为顿宿之结而已。此格当先论入首星辰之尊特,次辨余气之是非。不然,恐以正为从,不能无眩目感心之失也。

分枝

一龙之来,岂无前后左右分结。其长者为分枝,短者为劈脉。分枝者,若人身之分四肢也。干上分枝,自二三节至数十百里,皆为分枝。在峡之前后分者为上,他处次之。以长远雄盛为贵,短小囚弱为贱。然亦在尊特低平之形,牵连断续之势,以不为人用为佳。若星辰特达,护卫缠绕,亦结大地。但其格有二:在前后为卷尾,在左右为舒翼。

舒翼

舒翼者,即分枝之结也。大龙帐角开展,如鸟之舒翼也。看逆势为上,顺势力下。要星辰尊特,龙体秀嫩。砂水聚集,自立门户,而结从丁字帐意分者力量,个字帐角分者力轻。在峡之前后左右分者力重,他处分者力轻龙脉得局得势。不然,虽出丁字,不过帐角而已。

卷尾

卷尾者,前官后鬼之结也。逆跳翻身,若兽之卷尾。然亦有顺水面者,但要成星开面,砂水会集,亦能结穴,是乃龙身旺盛之气使然,勿以为贱格而弃之。经曰,朝山逆转官星上,小作星形分别枝是也,此等龙不过多节,若或太短, 又为劈脉

劈脉

劈脉者,若人身之有乳也。盖有峡前峡后,或正龙起尊星之处,分脉出面而结也。以半节一节为真,若长则为分枝之结矣。夫劈脉龙气虽短,缘其附干龙旺气之身。在转移顿伏之处,截其旺气力量气概,自与分枝不同。但要得局得势,方称吉地,否则但为挂结而已。然劈脉之格有二:有龙转折处为折净,在龙回逆处为转身云。

折净

折净者,言手臂之折净之处也。盖龙势直奔,至此转折成星,开面挂脉而结也。其法亦有横顺逆三者,惟要星顶端垂,下砂收气为佳。

转身

转身者,即劈脉之结也。行龙折转之处,翻身逆转。一节半节,与斛概格相似。但龙有行住之分,虽非正结,而逆转之势,自与顺落不同。只要星辰开面端垂,局势兼得为上。经曰:顿伏转移与退卸,却看山面何方下。移转切须寻回山,山回却有迎送还。正转身之谓也。若龙势不回而顺转,则必为折净之结。

挂结

挂结之地,其力量最轻,虽附干龙之身,而实不得局势也。

过峡

峡者,龙之跌断处也。有左右齐送齐迎者,有一边为送,一边为迎者。有穿田失踪,而为蛛丝马迹之势者。有牵连不断,而为鹤膝蜂腰之形者,俱以中出过脉为上,旁出次之。高山大峡,则旺气分于左右。而峡多雄猛之男,鲜有结作。至于出阳则博换纯粹,而峡中之结常多。

经云:古人寻龙寻顿伏,盖缘顿伏生尖曲。尖曲之所必生龙,其上必为小关局。盖龙临峡势必停息,且峡则龙必博换。而前后左右,所以多结作也。其名有骑龙斩蟠倒之异,势旺而作峡,则星顿于峡前目蟠倒。气聚而过峡,则蜂起于峡后曰骑龙。若前后俱起星峰;龙虽未停,而气多聚于峡中曰斩关。皆以穴口亲切,朝应有情,并堂气聚蓄为有地之证。但峡脉懒缓则无力,峡仄脊是余气,过峡多护,则入首多缠。过峡孤露,则入首无从。峡高则上聚,峡低则下融。峡宽则穴远,峡紧则穴近。峡欲遮护,不欲风吹。山谷则然,平阳在所不论也。

骑龙

骑龙者,峡中之结也。过峡之处,成星开面,秀嫩端巧方有结。因其形止气蓄也,与他处结穴相同,非谓陡然山有而可裁凿也。

有顺骑逆骑,前有珠泡棱坎。证应穴情则逆骑,逆骑后有珠泡板坎,应证穴情则逆骑,必要前回后转,事事分明,方为真的,以粗雄而突脚反为假。然龙尽处,亦有骑龙之结,如牛项鹤顶之类是也。其力量轻重,视龙之大小为差等。

蟠倒

蟠倒者,峡中之结,骑龙之变体也。亦兼顺逆,以逆蝤鼎上,有星顶端垂,有星顶后仰。有气自顶分,有气自臂贯,但取其回逆之势,不畏龙去分夺也,然蟠倒附干龙之身,当过峡初起之际,劫其旺气,发福极能悠久,与诸分势不同。但峡中之结,多堂气逼窄,倘有外阳相应,又格之上也。

经云:一回顿伏一翻身,一回转换一回新,盖言其与回龙相似而力重也。

斩关

斩关者,顿宿之结也。在峡之前后左右,俱以是名,惟峡后为上。峡中者龙势不住,峡前者龙势方行。惟峡后为大龙之停驿,前迎后送,至此息肩,截其旺气,最为力重。要成星开面,证佐分明。倘无砂水会聚,则峡水倾泻,而成空亡之地矣,

九升曰:公以尊特低平牵连断续言形势,而形势之变尽矣。以夺势聚气言牵连,而牵连之变尽矣。以分枝劈脉言分结,而分枝则尽之。以舒翼卷尾劈脉则尽之,以折净转身挂结,则分结之变尽矣。至于过峡龙背之结, 则以骑龙蟠倒斩关尽之焉,何其简易也。

穴法回逆

穴地不逆向是不结。逆则山回水转,阴阳交而穴始成。逆愈远则力愈重,有大逆小逆横逆。龙逆为上,星逆次之,脉逆砂逆又次之。

龙逆者,非来龙逆水而上也,乃大势回顾,大曲大转是也;

星逆者,来势雄勇,不能遽回。腰落一峰,横来逆水。犹子午来龙,而为卯酉之穴是也;

脉逆者,龙星俱顺,脉与来势稍逆,如直来横受,横来直受是也;

砂逆者,如左来右转,右左转是也。

经曰:顺龙之结必逆,逆龙之结必顺。逆龙顺也,顺龙逆也。往而必返,自然之理,反此则有阴无阳。山顺水顺,必无融结。经云:得水为上,言贵逆也。

龙逆

龙逆者,回龙顾祖之结也。牵连断续,俱有是形。有腰有尽,俱有是形。二结形虽不同,其法则一。

经所云:宛转曰龙似挂钩是也。横龙下挂龙,多作钩垂,正龙为斛概。正龙者,挠掉平分之龙也。其体正出,不能遽回。当过峡处,星辰逆转,余气顺拖,两端对分,如斛概之状也。然余气有回抱者,有不回抱者,有一边回者,有两边俱同者。俱要入首尊特,得局得势,纵余气散漫,不为害也。以一节半节为上,若二三节,恐是分枝,为逆转迎峡之龙,其力最轻,不可不察也。然回龙之结,以顾远祖为上,近祖次之,顾远则局愈大,盖逆局最喜堂局宽。凡山之所拱,水之所朝,我皆能用故也。倘龙小而顾祖,则堂气不收,有近关则可。龙大而顾近,则三门逼窄,有外阳则佳。惟要适中,不可以远近泥也。

星逆

星逆者,横转之迹也。来势雄勇,不能遽回。或峡前峡后,横分一节,收水收局而结也。上下环抱,中涵正龙,若弩之有机焉。但要入首星辰尊,下关逆转,堂局聚会,方为大地,否则但为顿宿小结而已。然亦有回龙 之结,到头一节翻身,亦名星逆,惟以龙局大小为差等。

脉逆砂逆

脉逆砂逆者,龙势直奔,护从紧夹,不能回转,顺水而结也。或入首脉逆于内,或左右砂逆于外。则内气方收,外水方得,斯为合法。盖顺局最嫌旷荡,惟要近案关砂,否则龙神倾泻,堂气不收,反为形穴之病。经曰:也有干龙行雨水,更不回龙真为地是也。

中尽二结

古人论龙,有少中尽三结,深为有理,然非谓一龙必有此三结也。有一其作一穴者,有一龙作五六穴者,有一龙作数十穴者,岂可概以三穴结为法。

况初落之龙,犹在发祖之处,山势粗老,未经退卸,鲜有结作。即有之,亦仅可而已。龙之分劈虽多,要其大网,惟有腰落尽落之二端。但一龙作穴,其余悉为分劈,结于腰则尽处皆余气,结于尽则中落为分劈。岂有结大地于腰,复结大地于尽哉。又有一龙分作数穴,而发福相等者,此乃雌雄兄弟之龙,互依互用。虽发福相等,自有尊卑正从之分,非腰落尽落之说也。然龙有无分劈,有多分劈者何。多者乃旺盛之气使然,虽分而正穴之气不为少减,以龙纯而气全故也。

九升曰:山与水必相逆而后融结,所谓雌雄交度也。然其逆不一,有龙与水逆者,有穴星与水逆者,有脉逆水者。有龙与水顺,而案与左右砂与水逆者,皆逆也。

世人只知龙逆一法,则焉能识山川之融结哉。

穴星

星者,穴之根荄也。地不成,星不结。成星者,言起顶而开面也。星不开面,断不结穴。星不秀嫩不强求。秀嫩者,言搏换之纯粹也。山势粗老,必不结穴。譬之植物,老干必生嫩枝,始能开花垂实。星之结穴,亦犹是也。

凡结穴之星有四:尊特,秀嫩,肥厚,端巧。

不结穴之星凡有二十:如破脑,侧顶,繃面,缩头,凸胸,腹胀,尖嘴,空肚,披发,漏腮,肿脚,散指擎拳,伸足,排胁,光背,长颈,粗项,拖肠,溅溺之类,俱为凶恶,必无融结也。

凡辨五吉星辰,须知移步换形。当对其出脉,方为正星,左右在所不论也。

 【白话释意】

过峡。是指龙脉经两山相夹(交接)处成地势跌断处通过。堪舆家称其作用在于脱却龙脉的凶、邪诸气。

“过峡”多而形态佳,到头才能融结吉贵之穴。

寻龙的过程,在观察星峰(山的形体)之后,最重要的是过峡这一个阶段。因为父母(胎息)、穴点(孕育)的中间是过峡(结咽束气),好比脐带,婴儿赖以从母体吸收营养的管道,其生命、体质皆由此生。

从过峡处可以看穴的结作情形:

(一)来大去小者,多结近穴;

来小去大者,多结远穴。

(二)小巧者,穴星多隐微;

峻大者,穴星多显露。

(三)穴的上质与过峡处的土质相同。

龙脉行远,气力散漫,然后收敛缩小过脉,这过脉的地方,堪舆家称为过峡。此处前有迎接之山,后有送山,两边有旗、鼓、仓、库、剑、印山夹护,便是贵龙,主有富贵之应。如果是无送无迎,两边又无旗、鼓、仓库山等贵昌拱侍,形势孤单,且受风吹,便为贫贱龙脉,便无富贵之应。

蒋云庵《地理正宗·山龙语奥》说:“过峡宜短小紧结,贵有两护。龙不过峡则无脱卸,无脱卸则死硬矣!大龙大峡,大开大展,大迎大送,两旁之星,拱夹护照。所忌者,腰松势长而无两翼、护从单薄而不重叠、夹拱空缺而不周致,则渐杀雨渐下矣!”这是关于山龙过峡的要点。至于平洋地区不怕风吹,龙脉的过峡大都是穿田而过,呈"草蛇”、“灰线”,平坦舒展。山龙过峡怕风吹,多是“峰腰"、"鹤膝"、“崩洪”、“丝线”。

峡,好像人的喉咙,是致命的地方。龙之过峡,乃龙脉脱换处,名叫“咽喉"。是龙性命交关之框组,是龙的真气聚泄的地方,所以堪舆家对辨认过峡非常重视。峡也有吉凶之别,蜂腰、鹤膝最贵,忌风吹、水幼,所以真龙迁峡必须有迎有送,有扛有夹,护卫周密,分水清晰,避免风吹水劫。

下面是审峡定穴的几种情形;

(一)峡正出者,则穴亦正;

左出则穴居左,右出则穴居右。

(二)正出斜过者,则穴亦正出而斜倒;

侧出左遇者,则穴亦侧出而正倒。

(三)透顶出脉者,则穴居脚下;

脚下出脉者,则穴居顶上。

(四)山护者,穴结山薮;

水护者,穴结水边。

(五)去山小而无迎者,气将敛伏,其结穴于近处;

去山大而有迎者,气正发泄,其穴必结远处。

(六)峡中左砂短,则穴前左砂必先到;

峡中右砂短,则穴前右砂必先到。

转关出峡最怕风吹,入首结穴尤嫌水劫。

过峡处,乃脱胎换骨之所,龙不过峡即为“砂”,所以砂无峡。过峡处,两边必有两砂环抱,称为“送砂”送砂之处,又要二砂夹护缠送,向龙之前后左右不离,为贴身之长斑,最是得力,至夹送到头,翻身逆势,二砂向穴,所三山并出,缩者为先。龙过峡,脱去老壳,必起高峰特立之星,星后两边留下枝脚,往后返要与送砂相袍,称为“迎砂”。这叫做有迎有送有护,过峡处宜低不宜高,宜细不宜粗,宜短不宜长。低者藏风,高者露骨,短则力劲,长者力慢,又有单清、双清之别。单清者,从罗经地盘二十四山一字上过为“单清”,两字上过为“双清”。如亥字龙,从正亥字过叫单清、如壬字过龙,一半在壬,一半在子,是叫双清。若系一半在壬,一半在亥,则为双过而不清。单过者,前去结地;双过者,前去结庙场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